7月18日晚上,证监会官网突然挂出一份文件,国内人形机器人“顶流”宇树科技,正式启动IPO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是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从签字到备案只用了11天,速度堪比火箭。
创始人王兴兴的名字被标粗加亮:他一个人控制着宇树34.76%的股权,直接持股23.82%,剩下10.94%通过一家叫“上海宇翼”的合伙企业攥在手里。
换句话说,这家估值超百亿的机器人巨头,方向盘被王兴兴牢牢抓着。
宇树刚在6月19日完成一轮近7亿元的C+融资,中国移动、腾讯、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六大巨头集体抢筹,老股东跟投比例超过90%。
现在投后估值已经站上120亿,而IPO一旦成行,业内预测市值可能冲上300亿。
为什么宇树IPO能炸翻A股?
答案藏在王兴兴的履历里。
这位85后创始人,从四足机器人“莱卡狗”起家,硬是靠自研电机、减速器杀出一条血路。
2023年宇树推出人形机器人H1,今年春晚一群H1机器人登台群舞,直接让宇树破圈爆红。
技术够硬,产品也敢定价。
今年初宇树甩出全球首款10万元以内人形机器人G1,售价9.9万,比特斯拉Optimus便宜一半。
低价策略瞬间打开市场,光是上半年就卖出上千台,连中国移动都砸下4605万元采购单,创下行业纪录。
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亲口证实:宇树去年营收突破10亿元,员工从324人扩到1000人,而且从2020年开始连续5年盈利。
这组数据,直接给IPO加了硬核背书。
11家A股公司火速“认亲”
宇树IPO消息一出,股民连夜扒股权,到底哪些A股公司押中了宝?
第一梯队:真金白银+产业协同
金发科技(市值287亿):通过“金石成长基金”持股宇树0.4575%,别看比例不高,但它是宇树机器人外壳的核心材料供应商,塑料和复合材料直接用在结构件上。
产业协同+财务投资,双重逻辑最硬。
中大力德(市值76亿):没出现在备案名单,但它是宇树“隐藏王牌”。
作为行星减速器核心供应商,间接持股比例高达10%,机器人关节里就装着它的技术。
产业深度捆绑,业绩弹性最大。
第二梯队:小比例持股+游资最爱
实益达(市值49亿):全资子公司投了浙江容腾基金0.8333%,这只基金再持股宇树1.3217%。
算下来实益达间接持股只有0.0458%,但架不住它市值小、业务沾边(做智能控制器),游资一眼盯上。
朗科智能(市值33亿):和实益达同一条基金投资链,穿透后持股0.0458%。
主业是家电控制板,勉强算机器人产业链边缘。
雪龙集团(市值39亿):通过深创投基金间接持股宇树,比例低至0.028%。
主业是汽车冷却系统,和机器人八竿子打不着,但超跌小盘+30亿市值,天生容易被炒。
第三梯队:绕道持股+纯博运气
景兴纸业(市值51亿):造纸龙头突然跨界机器人? 全资子公司投了容腾基金1.6667%,基金再持股宇树1.8044%,折算后景兴间接持股0.0238%。
这种主业无关的,纯属财务投资。
吉华集团(市值41亿):和景兴纸业共用容腾基金通道,持股比例约0.02%。
环保染料企业玩跨界,只能解释为“炒股高手”。
长盛轴承(市值58亿):没出现在股东名单,但它是宇树自润滑轴承独家供应商。
机器人关节转动全靠它,技术协同性极强。
打酱油组:大块头难掀浪
中际旭创(2007亿)、深信服(434亿)、中科创达(268亿)这三家,都是通过旗下基金间接持股,比例普遍低于0.03%。
千亿市值公司,这点股权对业绩影响忽略不计。
市场已经按捺不住
7月18日当天,人形机器人板块成交额冲到8.6亿元,比前一日暴增40%。
政策也在点火:同一天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公开表态,要“推动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券商连夜开会,共识很明确:宇树IPO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里程碑。
它用低价产品打开市场,用春晚和达沃斯刷足存在感,再用百亿估值绑定腾讯、阿里等巨头,三步走完,只差上市临门一脚。
至于那11家A股公司? 市场早就划好三六九等:
真受益的:中大力德(供应链+高持股)、金发科技(材料+持股)、长盛轴承(技术协同);
炒情绪的:实益达、雪龙集团(小市值+低比例);
打酱油的:中际旭创、深信服(市值太大,掀不起浪)。
美港通证券-十大股票配资网址-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免费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