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是忘了疼了?5月7日爆发的印巴冲突,后来被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战机打的很惨,这是公认的事实。然而双方停战后 ,印度在自己国家大肆传播自己是“胜利者”, 而且给巴基斯坦以“重创”。 显然这种“自娱自乐”的模式在印度是司空见惯的。 因为在国际社会对各国综合实力的评判中,尽管没有统一且绝对的标准,但通常会从经济、军事、科技、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然而, 近日印度媒体《觉悟日报》却抛出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世界四大强国”排名。 在这份榜单中,美国被排在第一位,印度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俄罗斯位列第三,而中国则被排在了第四位。
这一排名一经公布,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中国军事专家在分析这份排名时明确表示,该排名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完全是印度的自以为是,从侧面也反映出印度对中国的真实实力缺乏基本的认知。 毕竟,无论是从经济总量、军事实力,还是科技发展、国际影响力等诸多方面来看,这样的排名都与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情况相去甚远。 先来看看印度排名的三大理由 印度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排名,并非毫无缘由,他们有着自己认为站得住脚的理由,但在客观事实面前,这些理由却显得十分牵强,甚至暴露了其对自身和他国实力的误判。
(一)以人口第一自居 印度认为自己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便构成了其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的重要理由之一。在他们看来,庞大的人口数量意味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但实际上,人口数量并非衡量国家实力的唯一标准,甚至不能算是核心标准。人口质量、人才结构、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更为关键。 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在教育普及程度上与中国存在巨大差距。中国早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也在快速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而印度的文盲率依然较高,大量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难以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所以说,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如果不能将其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那么人口优势不仅难以发挥,反而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在这方面,中国通过多年的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已经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这一点是印度目前无法企及的,中国在人口质量和人才储备上对印度形成了碾压之势。
(二)经济发展迅速? 印度觉得自己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这也是其自视甚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印度的经济确实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在某些年份甚至超过了中国的经济增速,这让印度产生了一种经济实力已经比肩甚至超越部分大国的错觉。 其实单纯的经济增速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印度的经济增长存在着诸多隐患,其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农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印度的贫富差距十分悬殊,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提升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反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健,不仅注重速度,更注重质量和效益,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总量早已远远超过印度,并且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上,中国也占据着绝对优势,对印度形成了碾压。 (三)高估自身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力及“领跑者”地位 印度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的“领跑者”。在IT和汽车领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在IT领域,印度确实有不少软件工程师活跃在国际舞台,一些印度的IT企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但实际上,印度的IT产业更多的是承接外包业务,在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与中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汽车领域,印度的汽车产业主要以组装和低端制造为主,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不仅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至于印度自封的发展中国家“领跑者”身份,更是缺乏事实依据。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始终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模式,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发展中国家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比之下,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更多的是考虑自身利益,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方面的贡献远不及中国。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对印度形成了绝对的碾压。 印度如此排名的目的是啥? 有专家直言不讳,觉得印度排出这样一份离谱的排名,可能有三个原因。 国内自娱自乐,提升民族自豪感 印度国内存在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份排名很可能是为了迎合这种情绪,在国内营造一种国家实力强大的氛围,从而提升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5月7日爆发的印巴冲突,后来被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战机打的很惨,这是公认的事实。然而双方停战后,印度在自己国家大肆传播自己是“胜利者”,而且给巴基斯坦以“重创”。显然这种“自娱自乐”的模式在印度是司空见惯的。 通过将自己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印度可以向民众传递一种国家正在快速崛起、即将成为世界强国的信号,满足民众对国家发展的期待。 然而,这种建立在虚假排名基础上的民族自豪感是不牢固的。 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需要依靠实实在在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是自欺欺人的排名。长期沉迷于这种虚假的繁荣,反而可能让印度民众忽视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对自身实力认知不清 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增长,在某些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这让印度产生了一种盲目自信的心态,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低估了其他国家的发展。 这种对自身实力的误判,可能会导致印度在制定国家战略和政策时出现偏差。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差距,印度很可能会在国际竞争中采取不切实际的行动,最终损害国家的利益。
迷惑西方国家,获取更多利益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印度一直试图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和支持。这份排名可能是印度向西方国家释放的一种信号,表明自己的“强大”,从而争取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更多支持和合作。 通过将自己排在世界第二,印度可能希望让西方国家认为其是一个可以与其他大国抗衡的力量,从而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可能是为了吸引西方国家的投资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西方国家对于各国的实力有着清晰的判断,印度的这种做法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过,最有可能的问题还是他自己。
印度国内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贫困、失业、宗教冲突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印度的发展,也容易引发民众的不满。排出这样一份排名,可能是印度政府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的一种手段。 通过将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国家的“强大”上来,让民众暂时忽略国内存在的问题,从而维护国内的稳定。但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长期来看,只有切实解决国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发展和稳定。 结语 印度媒体排出的这份世界四大强国排名,显然是不客观、不科学的!印度对自身和他国实力的误判以及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经济总量、军事实力,还是科技水平、国际影响力,都处于世界前列,这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所以,印度与其沉迷于这种虚假的排名,不如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地发展经济,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对此你怎么看?
美港通证券-十大股票配资网址-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免费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